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一個青少年的好奇


蔡主權弟兄 (基隆支會)
我在青少年的時候,對「為什麼有我?」這件事感到好奇,常思考著,希望能得到答案。我想「這世界或整個宇宙沒有了我,那所有一切事或物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即便是有「我」的存在,那為什麼對這個「我」會感到有「自我」的存在?而不是「另一個名叫某某某的人或…是另一個『我』」。這類的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裡,得不到確切的答案。「哲學」或「科學」可以解答我的問題嗎?在我那個年齡 (15歲),壓根兒也摸不到「問題/答案」的邊際。

在我周遭的人當中,沒有人討論過這些問題。直到高中的時候,我同一位(我甚喜歡的)英文老師談起,我喜歡追求「真理」的時候,他建議「科學的哲學」應是一個可以追求的方向;他同時表示:「『祈禱』不是那麼地快和有效」,言下之意,好像「宗教」是不能解答得了我的問題。這個問題就在聯考的壓力下,懸在空中…

高中畢業一年後 (1970年) 的夏天,和同學在基隆的鬧市大街上,遇上了一位年輕的外國傳教士 (石長老),說「我們都是神的子女,當今神在地上準備了活著的先知在帶領我們,有一本記載古代美洲大陸人民和神豐滿福音的經文 — 摩爾門經,以及神的救恩計畫」。這番話引起我極大的渴望,想知到有關「天上的父」的事情。上慕道友課,開始研讀摩爾門經,學作祈禱。我得到了溫暖的感覺,聖靈讓我覺得摩爾門經裡所記載的,是真實的 — 我找到了「真理」的源頭。很快的,我願意與神立約,打算接受洗禮。惟當時父母反對,兩年後 (1972年5月),滿二十歲,在中壢分會(當時念中原理工學院,即今之中原大學),重新上慕道友課程,受了洗。對我而言,我找到了人生的「碇錨」,真理就在耶穌基督的福音當中。我體會到「福音的道路不是『朝聞道,夕可死』,而是需要努力,並持守到底的!」
我獲得了神很多的祝福,很多奇妙的事發生在我身上,我知道那是神的大能。我所有的一切,都是神偉大計畫中的一小部份。我能成為神手中的工具,那是神的恩典和智慧。我愛神,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阻礙我愛祂。雖則,我是不完全的,我知道「跟隨耶穌基督的腳步,我們可以回到父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