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領袖信息


王 令 行 會長 (支聯會會長團)
古文三字經中有一句名言:「玉不琢、不成器」。這句話的意思是,玉石不經過雕琢,除去雜質,就不能按形狀切割成不同的器具。玉是一種礦石晶體,質地純淨、色彩美麗。美玉一般都是藏在普通礦石之中,要切除外圍的粗石才可以見到。
一塊玉石若未經雕琢,它的價值就不會彰顯,但是一旦雕琢成器,就有可能流傳千古,受人喜愛。翠玉白菜是在故宮長年展出的一項玉器,傳說是清朝光緒帝的妃子瑾妃的嫁妝。它本是一塊青白二色混雜的翡翠,但是在匠人的巧思妙手中,白色部份被雕琢成白菜的葉柄,綠色部份被雕琢成菜葉,還有一隻螽斯和一隻蝗蟲攀附在菜葉上,栩栩如生。螽斯和蝗蟲都是繁殖力旺盛的昆蟲,白菜又兼備青、白二種顏色,所以這顆翠玉白菜的整體設計蘊含了「清清白白」、「多子多孫」的內涵,正是父母對出嫁女兒的期盼。而這顆翠玉白菜的藝術價值,也就遠遠超過了原來的青白色翡翠原石。
玉石是死物,只能被動的期待匠人的賞識與雕琢。但我們不同。神創造世界時就將萬事設計了對立(尼腓二書2:11),為了完成人生的永恒目的,神也為我們設立了對立的逆境(尼腓二書2:15)。不過我們可以主動的選擇是否願意接受挫折、考驗和磨難的雕琢,藉此向主証明我們的信心,並將自身的精粹展現。一旦雕琢完成,那麼我們將會發現,我們的靈性更為增長茁壯,我們與神的關係也更加密切。因為神已經給我們這樣的應許:「…我的兒啊,你要知道,這一切事情都將給你經驗,對你有益處。」(教約122:7)

用最高貴的方式侍奉主


楊林靜宜 姐妹 (內湖支會)
用最高貴的方式侍奉主
這是多年前寫下的一篇文章,當時我還是單身,屬於台南支聯會第三支會的教友,我們有個美麗的大教堂,教堂四周有許多翠綠的草地。經過這許多年我還記得當時的情景……
我昔日的好友和我分享了她的祝福教長與她分享的一句話:「我們要用最高貴的方式來侍奉神」。當時我們思索著這件事,什麼是「最高貴」的方式?我可以用什麼樣最高貴的方式來侍奉神?是高學歷?是高地位?還是擁有高的權勢?在那不久我找到一些答案。
當時的星期六是我們教堂的清潔日。這一天,我努力把自己帶到教堂,想為神的家盡點綿薄之力。下午兩點左右我到達教堂,不久在南台灣的烈陽下我看見一個身影,並聽到割草機哄哄的響聲,我知道那個人是我爸爸,他比我更早以前已經到了。我走向他,給他一瓶原本是帶給自己喝的飲料,他利用喝飲料的時間停下來休息一下,我則利用他喝飲料的時間看了他一下。我看見他滿身的汗水混合著割草時飛濺起的泥土及草屑,他全身沒有一處是乾淨的,他的汗水像沒有關緊的水龍頭不停地滴下來,然而似乎在落地前又已被太陽的威力所蒸發,我彷彿可以看見在他周圍冒著絲絲的白煙,他整個人似乎被一股熱氣所籠罩。
我不敢久視,怕自己要流露出些什麼來,我知道那是感動。這一刻我明白了教長所說的話:「我們要用最高貴的方式來侍奉神」。我那位汗水淋漓灰頭土臉的父親正用他的行為教導我,這正是最高貴的方式。
接著我想到那位為了教堂的清潔而辛勤勞作的葉媽媽,那位為了教友福祉而犧牲了許多的徐主教,那位在婦女會認真負責準時點名的小秘書怡菁,那位為了兒童會詩歌教唱而做了許多道具的沈姐妹,那位光大母職努力教養四個兒子的楊姐妹,………那許許多多在各輔助組織的會長團及教師們,他們就是為了讓每個安息日正常運作而犧牲了許多的美好人們。他們每個星期來教會,來履行他們的職責,來光大他們的召喚,來向神證明他們記得與祂所立下的聖約。我領悟到了這些人正是用最高貴的方式來侍奉神,即便有些人在教會中還未有一個召喚,只要他們遵守神的誡命,每天研讀經文、祈禱,每個星期參加教會聚會,努力將福音運用在生活中,讓世人看見這光,我知道這就是可以侍奉主的最高貴的方式。父親們努力工作、尊重聖職、帶領家庭;母親們照顧兒女、光大母職、支持聖職;子女們孝順父母、追求卓越、彼此相愛。這些都是我們來到今生所能用的最高貴的方式來彰顯神並榮耀祂。
這一刻我內心充滿謙卑,我記起了耶穌基督為門徒洗腳的榜樣,祂卑微地來到世間,以賽亞形容「……祂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祂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祂。祂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長經憂患;我們躲避祂;祂被藐視,我們也不尊重祂。……」(摩賽亞書14:2-3)最後他承擔了所有人的罪,包括了轉過身背對著祂的人們。祂是神的兒子,卻降生在馬槽;祂是神的兒子,卻為門徒洗腳;祂是神的兒子,卻在客西馬尼園跪下;祂是神的兒子,最後卻被釘死在十字架。在今生,他的高學歷在哪裡呢?他的地位在哪裡呢?他的權勢與榮耀在哪裡呢?然而今日誰能否認耶穌來到世間的一言一行不正是那侍奉神的「最高貴」方式的樣式呢!
我明白了當我們用謙卑的心、感激的眼、造就人的口、聆聽的耳、溫柔的手、多走一哩路的腳、跪在地面的膝、……,來為人服務時,那就是最高貴的方式。

家 庭 才 藝 日


林鄭芳美 姐妹 (第三支會)
一年一度的三支會家庭才藝活動於5月29日下午3點於士林教堂舉辦。此活動由兒童會主辦,數年來已由原先的(兒童才藝活動)擴大為今年的( 家庭才藝活動)並已成為三支會每年的活動傳統。其實最初的構思是來自於兒童會會長團,目的是希望藉由有兒童的家庭,籌畫才藝表演來凝聚家人情誼。節目演出以家庭為單位,重點是希望家人能齊心策劃,而非單單展現個人的才藝。
今年的節目型態不僅豐富並且有更多的突破。從原先較多音樂性質的節目,轉變成涵括音樂、戲劇、舞蹈、相聲、扯鈴、跆拳道、啦啦隊、團體帶動跳及家庭手語表演,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節目高潮迭起,男青年張德銓弟兄臨時以一段”滿漢全席”的相聲與兒童會的陳凱風小弟兄自創出三種不同腔調版本的相聲相互較勁,難分軒輊。此外, Candy 與張梁嘉玲姊妹的出現,令大家倍覺溫馨及感動。Candy 帶著口罩,清晰地唱出”我是神的孩子”,更是令大家為之動容。最後的壓軸表演是由兒童會會長團及教師們帶來一段精采的 ”Nobody”,她們個個身著旗袍,展現高超的舞技,讓兒童們瞠目結舌,好不意外。活動在洪玉梅姊妹幽默風趣的主持下圓滿成功地結束。
此次活動共約有100人參與。 除了由衷感激神所賜予我們每個人不同的恩賜才能外,,也讓全體參與者都感受到了與聖徒同聚的歡樂。明年,我們一定還要再辦!